高端响应式模板免费下载

响应式网页设计、开放源代码、永久使用、不限域名、不限使用次数

什么是响应式网页设计?

网站智能化建设(热门)4篇

2024年网站智能化建设 篇1

有。大禾速建移动智能建房新品发布会那天我也去了,场面还挺震撼的,阵仗搞得蛮大的,现场也来了一些建筑行业的从业者和记者媒体。隔天,新闻很快就报导出来了,像腾讯、搜狐、东南网、今日头条、网易、等各大网站就都有报导,可以搜搜看。

2024年网站智能化建设 篇2

只能科技企业的微网站,从核心要点上,重要的能够突出自己的的科技特点,而科技特点最直观的一种体现方式就是基于这个科技而打造出来的产品,从真正让人感受到其高科技的点就是打造最真实的体验和对比,尤其是和传统产品的对比,甚至是多个维度去剖析。所以,真正的核心还是你的产品是否真的有科技含量,然后能否有一个非常好的思路去讲出自己的科技,让人能够感同身受,越直观越好!

2024年网站智能化建设 篇3

  大家好,我是专注家居生活和装修知识的家居生活志。在这里,我会尽可能地把我所知道这些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支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房屋建造方式不断升级。装配式建筑是建筑行业的一场革命,它打破了几千年“秦砖汉瓦”的传统建造方法,以建筑构件“标准化”、建造方式“工业化”彻底颠覆了房屋建造方式。

  2016年,我市被列为4个自治区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之一,拉开了我市装配式建筑的序幕。

  2017年,全区第一个装配式建筑现场观摩会在我市成功举办。

  2018年,柳州市装配式建筑现代化产业园PC基地开工,出让首个装配式建筑地块。

  2019年,出台推行装配式建筑“三板体系”政策。

  2019年,出让装配式建筑土地用地面积737.59亩。

  2019年,第二家装配式建筑企业落户建筑产业园。

  ……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经过短短两年多的实践和探索,装配式建筑从无到有,如今正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了装配式构件本地化生产,装配式建筑比例逐年提高,装配式全产业链不断完善,建筑产业现代化体系基本形成。按照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装配式建筑发展道路中迈出坚实的步伐:从政策、土地、市场、示范项目等多方着手,积极探索市场发展模式,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为我市加快工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制造城、打造万亿工业强市增添了更多动能。

  1

  发展装配式建筑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形象地说,它类似于“搭积木”,传统施工中,需要将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运到施工现场进行浇筑;而“装配式”是将房子的部分或所有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具有“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等主要特征。因此,使用装配式建筑不仅没有一般工地常有的噪音和粉尘,施工占地面积也大大缩小。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既减少对大气环境和道路交通的影响,又减轻对市民生活造成的干扰。

  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目的是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其意义是节能减排,减少施工过程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生产效率。

  装配式建筑是我市“四大战略”节能环保产业和重点培育的“5+5”产业之一,按照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我市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新兴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等环保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充分发挥工业城市的优势,我市以现有的钢铁、建筑、水泥、铝材、机械等产业基础为依托,以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预制钢结构和装配式现代木结构等建筑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

  在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进程中,我市从加强顶层设计入手,全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建设,首先编制规划,明确近、中、远期推广目标和重点推广范围,分阶段稳步推进,提出到2025年,我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将达到30%。先后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3个配套政策。2018年,为激活市场动力,我市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推行土地多样化供应,落户产业园成为全区首个享受先租后让优惠政策企业。其次划定用地6000亩,用于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建设。

  今年7月,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到我市调研装配式建筑推广工作时,提出在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城市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三板体系”(即预制叠合楼板、预制内隔墙板、预制楼梯)的要求。仅仅过去1个月,我市率先在全区试点城市出台推广装配式建筑“三板体系”政策。决定在全市新建商品房项目分步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三板体系”,推行比例按“三板体系”新建商品房用地面积占新建商品房用地面积的比例计算,即2020年比例达30%,2021年比例达到60%,2022年全面推行。纳入重点实施范围的还有新建公租房、人才公寓、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为保障推广工作顺利实施,推行装配式建筑“三板体系”的项目用地,列入年度用地计划。

  2

  生产基地建成投产成效显著

  按照“一园多基地”布局建筑产业园和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基地,构建以钢结构和预制混凝土结构的两大建筑产业化基地。在白露工业园规划占地6000亩的建筑产业园,采取新建和改造相结合,积极引导老旧基地完成提升改造工作。积极推进入园企业新建生产基地建设, PC生产基地2018年开工,建成全区已投产规模最大的PC生产基地之一,实现当年投产,重钢生产基地即将建成并于年内投产。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开放满园香。今年,我市加大招商力度,引进江西朝晖城建集团落户建筑产业园,力争年内投产第二条PC生产线,提高装配式建筑产能,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格局。

  截至目前,我市的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已达到了10家,其中建成投产6家,在建4家,列入国家级示范1个,自治区级示范2个,实现了装配式建筑钢结构、PC结构、轨道交通等产品本地化供应。生产基地建成后,将形成年产能PC构件27万立方米,钢结构26万吨,可满足装配式PC建筑约4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装配式钢结构26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需求。

  3

  扎实推进示范先行

  积极培育示范项目建设。按照先试点后推广原则,结合工业城市特点,从容易实现工业化、装配化的工业建筑、桥梁、城市综合管廊、政府投资保障性住房开展示范,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018年实施装配式建筑比例为8%,今年实施面积为120万㎡,比例将达到14%。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实施装配式建筑面积约280万㎡,其中,装配式钢结构170万㎡,装配式PC结构110万㎡。柳州装配式建筑现代化产业园倒班楼及配套设施工程等4个项目获得自治区级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

  4

  加快市场推广模式助推项目快速发展

  从土地源头开始抓,在土地出让环节提出装配式建筑、建筑信息模型、工程总承包条件,从而有效激活市场。

  自2018年我市首次成功出让2宗商品房装配式建筑地块后,今年我市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共分5批出让了8宗装配式建筑土地,打开了土地推广模式新局面。

  吸引了国内10多家有实力的开发企业踊跃参与。如招商蛇口、大唐地产等百强房地产企业,以装配式建筑开发项目首次进入柳州。这些优质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我市装配式建筑用地开发,带动我市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

  逐年提高装配式建筑出让用地面积比例。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出让装配式建筑地块10宗,用地面积达到838.94亩,用地面积基本与南宁市相接近。2018年累计出让住宅用地43宗,总用地面积2985.10亩,其中装配式用地2宗,面积101.35亩,装配式建筑面积比例为3.4%。今年出让的装配式建筑用地面积比大幅提升,截至9月,今年以来出让住宅用地34宗,总用地面积2570.31亩,其中装配式用地8宗,面积737.59亩,面积比28.7%。在空间布局方面,装配式建筑项目在各城区均衡布局,除柳江区外,城中区、鱼峰区、柳北区、柳南区、柳东新区均布局有装配式建筑项目。

  5

  “一体两翼” 协同发展

  积极推进新技术、信息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提高科学管理水平。鼓励装配式建筑项目采用工程总承包(以下简称“EPC”)方式,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以下简称“BIM”)开展建设。鼓励在规划、设计、施工、生产、运输与运维全生命周期应用BIM,建设全过程关键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和参建方协同工作,打造“互联网++BIM+工程建设和城市管理”融合发展新模式。装配式建筑可形象地概括为“一体两翼”,“一体”主要指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完善、成熟和可复制、可推广。“两翼”中,“一翼”是以EPC方式承建装配式建筑;另“一翼”是基于BIM技术的一体化设计。装配式建筑要很好地发展,必须让“一体”和“两翼”协同发展。

  与传统建筑不同,装配式建筑的典型特征是标准化的预制构件或部品部件在工厂生产,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装配、组装成整体。为避免预制构件在现场安装不上,造成返工与资源浪费等问题,“BIM”通过在三维建筑模型上进行各专业和施工、生产、运输等各种场景可视化模拟,在施工前通过虚拟模型解决碰漏缺问题,破解应用难题,达到节能降耗,降低污染,推进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为推广应用,我市在土地出让条件中提出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建设和 BIM作为技术支撑。

  我市BIM应用水平走在全区前列。自2015年5月广西建工集团五建公司在承建的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项目率先开展BIM工作,并于2016年3月成立了我市的第一个BIM中心以来,各相关企业、科研院校相继成立BIM技术应用中心, 建立三级应用管理体系,积极开展应用标准指南编制工作。广西建工集团三建公司成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唯一一家“全专业BIM正向设计院”,按照“BIM+EPC+装配式”建造模式,在广西建工技校柳东新校区项目完成全区第一个BIM正向设计,为全区积累了宝贵经验。此外,在全国和自治区组织的各项BIM大赛中,我市共荣获40项行业大奖,其中,国家级金奖29项,自治区级11项。

  6

  重视人才引进和宣传培训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的一场革命,装配式建筑推广工作急需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市场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我市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人才培养和宣传培训工作。一是利用政府网站、报纸、电视、微信等媒体广泛宣传政策,邀请国内知名学者到我市开展10多次学术交流和专题讲座,普及装配式建筑知识,提高管理水平。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企业与高校开展合作,如广西建工五建公司与广西科技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建立装配式建筑设计研究院、博士工作站,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攻关,市内多家装配式建筑企业也正在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共同解决推广中的难题。三是在大专院校开设装配式建筑和BIM课程,培养学生掌握装配式建筑基本知识。如广西科技大学把BIM融合在课程体系中,与多家大型建筑企业共建了联合研究中心,针对工程建设中BIM技术的重点、难点进行联合攻关,解决BIM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难题。四是鼓励企业积极引进人才。采取引进和外培相结合,引进一批专业人才。近年来企业共引进人才52人,组织开展宣传培训十多次,培训5000多人次,为推广营造良好氛围。

  7

  装配式住宅发展大趋势

  作为我市首个装配式建筑商品房住宅项目的大都熙园和大都沁园,计划今年11月和12月进行预售。开发商广西大都投资有限公司柳州分公司总经理赵霖说,从市场调研反馈的情况来看,老百姓对装配式商品住宅还是比较期待的。

  碧桂园未来城项目副总经理吕云飞称,该项目是今年5月底才拿到地,9月28日已开盘。这是传统建筑方式无法达到的。

  “装配式商品住宅是今后发展的一个趋势。”广西唐铭投资有限公司项目总经理张雁称,该公司在南宁成功开发第一个PC商品房住宅项目后,进入柳州一举拿下了两宗装配式建筑地块。

  广西建工建筑安装技工学校负责人赖昌程表示,作为柳州市首个装配式PC公共建筑项目,此前项目只有女生宿舍楼为装配式建筑,后来他们果断将男女宿舍楼都设计为装配式建筑,一是源于对装配式建筑新技术、新工艺的认可,二是作为建筑专业学校,就要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实践证明,采用装配式建筑是具有综合工期优势的,前景广阔。

  广西建工轨道装配式建筑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秦元则认为,随着国家对生态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建筑方式必然要被淘汰,实行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建筑的必然趋势。

  今年是实施推进柳州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的第二年,在自治区和柳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装配式建筑是我市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筑现代制造城的重要部署。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秦长春希望,柳州市装配式建筑产业现代化建设要抓住发展机遇,继续围绕试点城市任务目标,抓好工作落实,多措并举,砥砺奋进,加大招商,继续引进PC龙头企业,促进装配式建筑产业良性发展,加速推进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发展,为柳州工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024年网站智能化建设 篇4

前言

数字经济时代,信息化、数字化成了高频词,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紧密关联,简而言之,信息化是一种管理手段,数字化是推进信息化的方法,那么,到底什么是数字化?什么是信息化?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一.什么是信息化?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首先是由日本学者梅棹忠夫提出来的,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是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

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对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摘自百度百科》

我个人理解信息化就是将线下的业务流程搬到线上,在线上可以更清晰全面的看到整体业务状况、各个环节的进展情况,提高工作效率。

举例:以前没有信息化的时候,大家买卖商品都是通过实体店在线下购买,有了信息化以后,三方公司搭建一个平台,卖家可以在平台上开店铺出售商品,买家可以直接在线上挑选购买商品,极大的方便了买卖双方。

同样在没有信息化的时候,公司财务人员在处理公司各种账单需要手动填写各种单据表格,时间长了不容易分类整理且保存及其不方便,同样有了信息化系统以后这些都可以在线上的信息化系统中完成,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工作也清晰很多。

二.什么是数字化?

数字化是基于大量的运营数据(信息化系统记录的数据),对企业的运作逻辑(管理经验)进行数学建模、优化,反过来再指导企业日常运行。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机器学习”的过程,系统反复学习企业的数据和运营模式,然后变得更专业和更了解企业,并反过来指导企业运营。

借鉴《2019华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方法论白皮书》给出的数字化转型的定义,数字化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构建一个全感知、全联接、全场景、全智能的数字世界,在实现数字世界对物理世界的精准映射基础上,优化再造物理世界的业务,对传统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和重塑,实现业务成功。该数字化定义与数据孪生理念颇为相似,数据是企业发展和运营的核心。

数字化的本质是在信息技术驱动下的业务转型,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企业竞争力。一方面经济新常态和竞争的加剧,要求企业优化或转变现有管理、业务或商业模式;另一方面移动终端和网络的普及令企业能够直接接触最终消费者,更加便捷、准确的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加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成熟和实用化,让基于数据以较低的成本快速满足客户个性需求,并改善用户体验的新的管理、业务或商业模式成为可能。

举例:最典型的例子是大数据,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自己在某网站搜索了一件商品,如:机械键盘,然后你在登录各种电商平台的时候,首页就会有机械键盘,甚至在微信的朋友圈有时候都会有机械键盘的广告,以前信息化阶段我们只是简单的停留在买和卖的阶段,但是现在数字化阶段是通过数据分析来反向指导卖家或者电商平台的销售,这就是数字化的其中一个方面的体现。

三.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联系和区别

信息化是数字化的基础,数字化是信息化的升级,数字化转型也是信息化改造的升级。

两者的联系

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在发展路径上存在层层递进的关系。

信息化是基础,通过信息化,各组织、机构可以将数据和信息保存在业务信息系统中。2021年以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正在抓紧制定《“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未来将从底层设施建设、数据获取、产业协同、便民服务、国际合作等九个方面,推动落实数字中国的建设。

“数字化”是提升,在信息化的基础上,构建管理信息系统,打破数据孤岛问题,挖掘出数据潜在价值,并抽象提炼成知识,作用于分析与决策。

两者的区别

1、理念不同

信息化强调集中化管理,更多是服务管理层分析决策方便管理使用,比如:很多企业建的指挥中心的驾驶舱、呼叫大屏、监控大屏等等,数字化强调去中心化,让每一个人都知道我应该做什么,这都说明了信息化只提供参考,而数字化能提供决策,指向行动赋能每一个人。

2、方法不同

企业信息化的IT系统出发点还是流程,数据仅是作为流程的输入/输出来考虑;而数字化的工业APP,数据的价值已经从原来只是流程的输入/输出转变为直接驱动企业的经营、生产和管理运营,数据是主体,流程是附属,当然这就需要企业建立数据驱动的企业文化以及对应的组织来迈向更高管理水平。

3、融合不同

信息化两张皮,油水分离;数字化是配方饮料

4、数据资产

从数据的角度看,以往的信息化也有很多数据,但数据都分散在不同的系统里,没有打通也没有真正发挥出数据的价值。而数字化是真正把“数据”看做一种“资产”。如果一家企业,离开了信息化系统就没办法开展业务了,就可以说真正实现信息化了,而当能够通过“数据资产”更好地盈利或者提升企业的效率,就可以说实现了真正的数字化。

5、应用范围

信息化主要是单个部门的运用,极少有跨部门的融合与集成化,其使用价值具体反映在工作效率提高层面。数字化则是在公司全部工作流程开展数字化的连通,破除部门墙、数据信息墙,完成跨部门的系统互通、数据信息互联,全价值链连通数据融合,为业务赋能,为决策产生精准洞悉。

6、效果不同

信息化改变了企业的效率,但企业还是那个企业;数字化则改变了企业的商业模式,改变了企业挣钱的方式方法,当然数字化还可能会牵动上下游,提升产业链的效率,带动整个生态。

四.华为云四大生产线

那么华为云在数字化方面都有哪些成果呢?我觉得前几天华为开发者大会上提到的四大生产线就是华为云数字化方面的典型代表成果。

6月15日,华为伙伴暨开发者大会2022正式开幕。在为期两天的大会上,华为云将带来主题演讲、论坛、专场等丰富活动,和与会者共同探讨和分享基于云的深度创新和应用。华为云CEO张平安带来“共创新价值,一切皆服务”主题演讲,并发布一系列创新云服务,在技术即服务方面,华为云发布了全新的数据治理生产线,以及数字内容生产线、AI开发生产线、软件开发生产线的升级服务,让创新触手可及。

技术即服务,四大生产线助力开发者高效创新

大会期间,华为云对外发布全新的数据治理生产线DataArts,并对AI开发生产线ModelArts、数字内容生产线MetaStudio、和软件开发生产线DevCloud 进行服务升级。

数字内容生产线:数字人生成、直播、视频制作服务

数字人生成服务仅需5秒钟就可根据用户上传的照片,生成自己专属的3D数字人;数字人直播服务,让用户无需专业的动作和面部捕捉设备,只需单摄像头就可实时驱动3D数字人,时延低于100ms;数字人视频制作服务,只需要输入文字,即可通过AI驱动制作出数字人讲解视频,使能数字人客服、课程讲解、新闻主持等场景的内容生产。

软件开发生产线:桌面IDE CodeArts

桌面IDE CodeArts可以快速连接220多个华为云服务和4500多个华为云API,让开发更便捷;同时CodeArts提供了智能代码搜索和全量代码补全功能,让开发更高效;CodeArts还提供了开放的插件标准和插件市场,让生态更开放。

数据治理生产线DataArts

一站式实现从数据入湖、数据准备、数据质量、到数据应用等全流程的数据治理,同时融合智能化治理能力,帮助数据开发者大幅提升效率。帆软通过DataArts,将客户的经营报表生成时间从1周缩减到1小时;同时实现能耗数据可视化,使产线能耗大幅改善,每年可节省数千万人民币。

AI开发生产线:AI应用开发框架ModelBox

AI应用开发框架ModelBox屏蔽掉底层软硬件的差异,实现了AI应用一次开发、全场景部署,将跨平台开发适配周期缩短80%,将推理性能提升2~10倍。在油气田巡检项目中,亮亮视野通过Modelbox将AI应用一键部署到AR眼镜、手机和机房服务器等多种设备上,帮助油气田快速实现对管线巡检的路线指引、设备故障识别等工作。

在数字化浪潮下,华为云愿意将自身的数字化创新技术、智能升级等经验分享出来,助力千行百业的合作伙伴构建长期的、持续的竞争力。未来,华为云将围绕“一切皆服务”持续加强投入,让客户“容易上云、方便上云、用好云”,享受科技创新带来的便捷与高效。

总结

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人们对信息化已经形成了固有的认识,由于思维惯性,不免对刚兴起的数字化产生误解。但数字化不等于信息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技术层面、业务层面、覆盖范围、连接程度、需求和目的、数据价值和思维导向方面都有显著差异。企业必须先明确这一点,才能进行数字化转型。当然,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信息化。信息化是数字化的基础,信息化到数字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以上内容分享自华为云社区《【云驻共创】 什么是信息化?什么是数字化?这两者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作者:再见孙悟空_ 。

猜你喜欢